把奋斗故事写在三秦大地上——陕西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才力量

时间:2022-08-29  来源:陕西党建网   点击数:

8月23日下午,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生产线开足马力、高速运转。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我们的设备要能用得上、顶得住。”在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带领下,天隆科技科研团队经过20余年科研攻关,突破了诸多高端核酸检测仪器、试剂系列技术难题。

凝聚一支团队,创造一批成果,助推一方发展,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领跑作用愈发凸显。近年来,持续优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和诚意满满的人才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在陕西干事创业,他们或是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是奔赴一线奉献,以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把奋斗故事写在三秦大地上。

坚守:有“粮”心的“麦田院士”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五台山东南角,有一个被学校师生称为“东南窑”的小麦病理实验室。只要一有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就会来到这里,与学生交流,询问实验最新情况。

小麦条锈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被称为“小麦癌症”,在全国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小麦减产50%。

“农民种地不容易,我是研究植物病理学的,要用所学防治小麦病害,让农民心血不白费。”康振生大半辈子都忙着同小麦条锈病“较劲”。

同恩师李振岐院士一道,在国内首先发现严重危害我国小麦主要品种的条锈菌新致病菌系;带领团队明确了有性生殖是我国条锈菌致病性变异的主要途径;使小麦条锈病“越夏易变区”初始菌源量减少40%;与有关单位合作,构建“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在国内十余个省(区、市)应用,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近40年来,康振生扎根大西北,深耕田间地头,矢志不渝为国家保“粮仓”。

“也有过不少到海外或是发达地区工作的机会。”康振生告诉记者,面对抛来的橄榄枝,他有两点考虑,一是作为共产党员,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二是杨凌农业科技资源丰富,开展小麦病害研究工作更有优势。

怀着对建设国家的热忱和对科研的热爱,康振生选择了坚守。

如今,康振生积极投身种业创新,在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组织科学家选育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高产抗病的新品种。“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选育新品种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我是从麦田里走出的院士,这个工作一定要做好。”康振生表示。

突破:为大国重器“千锤百炼”

“国之重器,强度锤炼!”运-20飞出国门执行任务、AG600新构型成功首飞、C919生产交付在即,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王彬文总是难掩兴奋之情。

强度试验是新研飞机首飞前必须经历的“大考”。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飞行器强度领域首席技术专家,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主持完成国家重大飞行器型号强度试验百余项,为一个个大国重器成功研制而“千锤百炼”。

2012年,强度研究所启动气候环境实验室项目。项目设计理论方法空白,系统组成极其复杂,关键技术难度巨大。王彬文带领团队潜心研究,攻克了飞行器气候环境适应性评价的世界难题,为实验室顺利落成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呼风唤雨,洒水成冰,随意变换酷暑严寒,实验室让飞机气候试验告别“看天吃饭”,是国内首个综合气候环境实验室。

飞机结构在突发鸟撞、坠撞等事件中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历时十余年,王彬文带领团队构建了我国航空结构冲击动力学专业体系,创建了国内唯一的航空结构冲击重点实验室。

近日,第七届中国航空强度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新一代航空自主CAE软件SABRE系统,是王彬文带领团队创造的最新科研成果。SABRE系统融合了近十年来强度专业的创新研究成果、数十年飞行器研制强度试验数据和近五年来计算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对构建自主工业软件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航空报国记心中。王彬文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多成果。

选择:回乡奋进在秦创原上

从海外深造到北京工作,再到扎根陕西,房艳笑称“放不下家乡那一碗凉皮”;当科研之路在秦创原支持下越走越宽,她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候”。

6月30日,省级人才计划秦创原专项入选专家、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房艳向记者展示最新产品:一枚直径0.215毫米、长0.46毫米的自聚焦透镜,放在掌心轻若无物。

“这个透镜是用新一代材料做成的,上市后将打破国外垄断,装配在医用内窥镜里,能大大降低医疗成本。”交谈中,房艳难掩自豪。

“公司做自聚焦透镜有20多年的基础。我要继承发展,坚持自主创新,把产品推上一个新台阶。”回到西安后,她马不停蹄地投入研发。

要将直径40毫米的玻璃母棒加工成直径0.215毫米的产品,工艺是一道难题:要经过拉丝、交换、研磨、抛光、清洗、镀膜等一系列工序。因此,保证批量生产,不是一件容易事。

由于技术不成熟,最初,常会出现透镜被扯断、弄丢的情况,成品率不到10%。这让团队成员感到沮丧,而房艳总是鼓励大家“坚持就能看到结果”。如今,成品率达到70%,并实现量产。

现在,房艳又着手研发自聚焦透镜阵列,由成千上万个透镜组成,将应用在更多场景。回望越走越宽的科研路,她坦言,离不开公司对科技创新容错的耐心,离不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支持。

“秦创原体制活,效率高。”房艳告诉记者,她申请的秦创原人才项目,很快通过审批,科研经费和生活补贴如期落实,组织部门、科技部门工作人员经常上门看望。

透过秦创原,房艳感受到陕西的诚意和决心,没有后顾之忧的她,甩开膀子,全身心扑在事业上。

奉献:面对疫情“冲得上去”

7月21日晚9时许,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李京涛顾不上疲惫,和研究生们对“热炎宁合剂”防治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动物实验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热炎宁合剂’被证实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中成药。我们对其防治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进行二次开发研究,就是要阐明中医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防治新冠肺炎重症化的作用机制。”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李京涛告诉记者。

这一科研想法的提出,源自他赴武汉参与抗疫的临床经验和长期的中医药科研探索。

2020年2月10日,李京涛随陕西中医药大学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支援武汉,2月14日,正式进入江夏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他同其他专家发现,中医药在临床上对新冠肺炎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显著降低了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

“回到陕西后,我决定从我省特色秦药‘热炎宁合剂’以及中药单体等入手,开展药物研究。”李京涛说。

无论是做科研,还是救治患者,李京涛认为,疫情来临时,医务工作者要能“冲得上去”。

在江夏方舱医院开诊首日,从下午2时到晚上8时,作为陕西病区主任,李京涛和同事连轴转,下班后收拾妥当已是深夜。

“回到住处洗澡时,我发现自己体力明显不够,无法站稳,为了防止摔倒,靠着墙壁才洗完。”李京涛回忆。

近两年,李京涛不仅忙着开展科研项目攻关,还在全国、省内学术会议中分享运用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经验。“希望发挥中医药更大作用,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他表示。

关闭

版权所有:中共陈仓区委组织部陕ICP备11007109号-2